升平shēngpíng
(1) 太平
例升平之世例歌舞升平英peaceful⒈ 太平。
引晋袁宏《后汉纪·灵帝纪上》:“今宜改葬蕃武,选其家属诸被禁錮,一宜蠲除,则灾变可消,昇平可致也。”
唐王昌龄《放歌行》:“昇平贵论道,文墨将何求?”
《平山冷燕》第一回:“话説先朝隆盛之时,天子有道,四海昇平,文武忠良,万民乐业。”
太平。 《汉书·梅福传》:“使孝武帝听用其计,升平可致。”
颜师古注引张晏曰:“民有三年之储曰升平。”
南朝梁沉约《南郊恩诏》之二:“仰寻先烈,思致升平。”
宋朱淑真《元夜》诗之一:“一片笑声连鼓吹,六街灯火丽升平。”
杨朔《生命泉》:“这许多野物杂居一起,熙熙攘攘,和和睦睦,活现出一派升平景象。”
太平、治平。
升shēng(1)(动)由低往高移动:上~。(2)(动)(等级)提高:~级。(量)(3)(动)容量单位。十合(ɡě)等于一升;十升等于一斗。现用市升;一市升合公制一升;即1000毫升。(4)(动)量粮食的器具;容量为斗的十分之一。
平读音:píng平píng(1)(形)表面没有高低凹凸;不倾斜:~坦|~板|路很~。(2)(动)使平:~了三亩地。(3)(动)跟别的东西高度相同;不相上下:~槽|~列|~局。(4)(形)平均;公平:~分|持~之论。(5)(形)安定:风~浪静|心~气和。(6)(动)武力镇压;平定:~叛|~乱。(7)(动)抑止(怒气):你~~气。(8)(形)经常的;普通的:~时|~淡。(9)(名)平声:~仄|~上去入。(Pínɡ)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