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pái wài
注音: ㄆㄞˊ ㄨㄞˋ
词性: 形容词
结构: 排(左右结构)外(左右结构)
反义词: 媚外,崇外
排外páiwài
(1) 排斥外国、外地或本党派、本集团以外的人
hAo86.英exclusion;antiforeign⒈ 排斥外人。
引老舍《四世同堂》四一:“北平人,因为北平作过几百年的国都,是不会排外的。”
周恩来《关于和平谈判问题的报告》:“我们不排外,不挑衅,但必须站稳立场。”
全一毛《愚园放谈·“排外”与“排内”》:“在纠正排外思想的同时,切不可丢掉民族自尊心!”
排斥本地以外的人、事、物。
如:「清末中国怀有强烈的排外思想。」
1. 除去,推开:排出。排斥。排水。排外。排挤。排山倒海。排忧解难。
2. 摆成行列:排列。排队。排字。排印。排笔。排场。
3. 排成的行列:排头。前排。
4. 军队的编制单位,“班”的上一级。
5. 练习演戏:排戏。
6. 竹或木平摆着编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:木排。竹排。排运。
外读音:wài外wài(1)(名)基本义:外边;外边的:外边;外边的(2)(形)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:~地|~省。(3)(名)外国:~币|~钞。(4)(名)称母亲;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:~婆|~甥女。(5)(形)关系疏远的:~族|~人。(6)另外。(7)以外:郊~|局~。(8)非正式的;非正规的。(9)戏曲角色;扮演老年男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