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suǒ jū
注音: ㄙㄨㄛˇ ㄐㄨ
结构: 索(上下结构)居(半包围结构)
索居suǒjū
(1) 孤身独居
(.好工具)英live alone⒈ 孤独地散处一方。
引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吾离羣而索居,亦已久矣。”
郑玄注:“羣,谓同门朋友也;索,犹散也。”
晋陶潜《祭程氏妹文》:“兄弟索居,乖隔楚越。”
唐白居易《杨六尚书留太湖石在洛下借置庭中因对举杯寄赠绝句》:“借君片石意如何?置向庭中慰索居。”
《四溟诗话》卷四引明李之茂诗:“索居无岁事,骑马入禪林。”
郁达夫《大风圈外》:“在故乡索居独学的生活开始了。”
⒉ 鳏居。
引清李调元《卍斋琐录》卷九:“丈夫无妇曰索,见《字汇补》。按古人谓索居即鰥居。”
清李渔《比目鱼·发端》:“索居无偶,虚度好年华。”
离开人群独自居处一方。
那位老人离群索居多年了。
有人向我诉说他不久前离群索居的情形,说:“去年冬天,我竟有点想念起苍蝇来了。”。
“山中无历日,寒尽不知年”,有诗句如是说,充满隐者离群索居飘逸洒脱意境,在囚室中的陈水扁可没有这么高雅脱俗。
我很怅然地发现,除非我们偕她山中海边的真正离群索居,以规避一切有形无形的体制及其所携带的价值观与必然的被形塑,不然她已经缓步趋坚地开始了属于她自己那一带的社会化了。缘此种种,我不免像前人丰子恺哀悼其子瞻瞻的真挚童年的失去一般,企图借此机会以笔留下一些什么。
世界本来都是幻象,你看到的只不过是你想看到的,这痴肥的背影之所以闪耀着光辉,是因为你一直想,却始终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离群索居者,能为某种理想心甘情愿地自我放逐。没有朝圣者,这夕阳下的胖子只是你的落寞。
索居犹几日,炎夏忽然衰。阳彩皆阴翳,亲友尽暌违。
一个人在社会上不仅是单独的个人,他是属于一个整体的,我们得时时顾及这个整体的利益,我们根本不可能离开它而独立存在。如果一个人离群索居,单独生活;……真正的幸福将成为泡影。
所谓的享受寂寞、离群索居,也只是相对而言的。
魏晋名士的魅力,不在于离群索居、傲视众生。这事说来话长,此处不作评论,但有一点可能是定律;任何傲视众生的人都谈不上魅力,魅力在于交流,在于发射,在于广泛的被接受。未曾交流,不被接受的魅力,不叫魅力。
这里一个离群索居的人,被魔鬼迷信的梦想者,象海德格医生那样,命里注定要过妄自尊大的孤独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