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类:词语大全 / 词语造句 / 词语大全 /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制策,制策的意思|制策的读音

《 制策 》,制策的意思|制策的读音


《制策》,制策的意思|制策的读音


【 zhì cè 】  ab式二字词语开头的词语


拼音: zhì cè

注音: ㄓˋ ㄘㄜˋ

结构: 制(左右结构)策(上下结构)

《制策》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皇帝有事书之于策
竹简
以问臣下,称为'制策'。汉武帝元光元年诏贤良,各'受策hAo86.察问,咸以书对',董仲舒﹑公孙弘等都先后对策。见《汉书.武帝纪》。后为科举考试所采用,成为国取士的科目之一。

引证解释:

⒈ 皇帝有事书之于策(竹简)以问臣下,称为“制策”。 汉武帝元光元年诏贤良,各“受策察问,咸以书对”, 董仲舒、公孙弘等都先后对策。见《汉书·武帝纪》。后为科举考试所采用,成为国取士的科目之一。

引唐刘肃《大唐新语·举贤》:“张柬之进士擢第为清源丞,年且七十餘, 永昌初,勉復应制策。”
宋苏轼《策别七》:“国取人,有制策,有进士,有明经,有词科,有任子,有府史杂流。”
《宋史·苏轼传》:“軾始具草,文义粲然。復对制策,入三等。”

国语词典:

一种古代选拔人才的方法。汉代试士,由主考官发策以问,应试者因其所问而陈己之所见,称为「对策」。而由子亲自出题的称为「制策」。

网络解释:

制策

制策,皇帝有事书之于策(竹简)臣下,称为“制策”。

《制策》的字义分解

读音:zhì

制zhì(1)(动)制造:~版|~币|~表|~革|~件|~冷|~品|~钱|~糖|~图|~药。(2)(动)拟定;规定:~定|因地~宜。(3)(动)用强力约束;限定;管束:~伏|管~。(4)(名)制度:法~|所有~。

读音:cè

策cè(1)(名)古代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:简~。(2)(名)古代考试文件;多就政治和经济问题发问;应试者对答:对~|~问。(3)(名)我国曾经用过的计算工具;跟‘筹’相似。参看‘筹’。(4)(名)计谋;办法:上~|献~。(5)(名)姓。(6)(名)古代赶用的棍子。(7)(动)用策赶鞭~|~前进。


制策相关词语推荐


热点词语推荐


温馨提示:


本文收集了制策的ab式二字词语,您还可以浏览 词语大全 / 词语造句 / 词语大全 /

词语大全



二字词语



三字词语



四字词语



热点推荐


词语大全     蜀ICP备2022026051号-2    www.lezhuai.cn      Sitemap    Baidunews
版权所有:宜宾市翠屏区艺文互联网信息服务中心 法律声明:如有侵权,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。E_mail:ybzzkj  12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