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解释:
1.亦作"(.好工具)烟墩"。 2.烽火台。
引证解释:
⒈ 亦作“烟墩”。烽火台。
引明冯梦龙《智囊补·兵智·刘江》:“﹝金州卫金綫岛﹞西北之望海堝,地高可望诸岛,寇所必繇,实滨海襟喉之地,请筑城堡,立烟墩瞭望。”
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二回:“﹝先王﹞于驪山之下置烟墩二十餘所,又置大鼓数十架。”
清刘献廷《广阳杂记》卷一:“临洺关在邢臺县南,关左倚高山;右临洺水,势甚雄壮;然山顶之烟墩砲臺,今诚虚设矣。”
网络解释:
烟墩
烟墩(烟墩)yān dūnㄧㄢ ㄉㄨㄣ亦作“烟墩”。烽火台。
明 冯梦龙 《智囊补·兵智·刘江》:“﹝ 金州卫 金线岛 ﹞西北之 望海埚 ,地高可望诸岛,寇所必繇,实滨海襟喉之地,请筑城堡,立烟墩瞭望。”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二回:“﹝先王﹞于 骊山 之下置烟墩二十馀所,又置大鼓数十架。” 清 刘献廷 《广阳杂记》卷
一:“ 临洺关 在 邢台县 南,关左倚高山;右临 洺水 ,势甚雄壮;然山顶之烟墩炮台,今诚虚设矣。”清《睢州
志·浮香阁轶
闻绝句之十七·袁参政枢》:“公(袁可立
子)戎装遗像,烟墩帽,饰杂宝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