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lì jīng tú zhì
注音: ㄌ一ˋ ㄐ一ㄥ ㄊㄨˊ ㄓˋ
词性: 成语
⒈ 振奋精神,力图治理好国家。
引《宋史·神宗纪赞》:“厉精图治,将大有为。”
《清史稿·礼志七》:“请一月三朝,以副厉精图治至意。”
发愤图强,力求有所作为。《宋史.卷一六.神宗纪.赞曰》:「不治宫室,不事游幸,厉精图治,将大有为。」《清史稿.卷八八.礼志七》:「请一月三朝,以副厉精图治至意。」也作「厉精求治」、「励精图治」、「励精求治」。
图:谋求,设法。厉:奋勉。治:治理。振奋精神,设法把国家治理好。亦作“励精图治”、“厉精求治”、“厉精为治”。
宋·邵博《闻见后录》第23卷:“熙宁中,王介甫初参大政,神考方厉精图治。”
《清史稿·礼志》:“请一月三朝,以副厉精图治至意。”
励精图治、厉精求治、厉精为治
厉精图治作主语、谓语、宾语;用于统治者。
查看更多
厉lì(1)(形)严格:~禁。(2)(形)严肃;猛烈:正言~色|雷~风行|声色俱~。(3)(Lì)姓。〈古〉又同“砺”lì;又同“癞”lài。
精读音:jīng精jīng(1)(形)经过提炼或挑选的:~盐|~金。(2)(名)提炼出来的精华:酒~|鱼肝油~。(3)(形)完美;最好:~彩|~益求~。(4)(形)细(跟‘粗’相对):~密|~确|~巧。(5)(形)机灵心细:~明|~干|这孩子比大人还~。(6)(动)精通:博而不~|~于针炙。(7)(名)精神;精力:聚~会神|~疲力尽。(8)(名)精液;精子:遗~|受~。(9)(名)妖精。〈方〉用在某些形容词前面;表示“十分”、“非常”:~瘦|雨把衣服淋得~湿。
图读音:tú图tú(1)(动)本义:想:想(2)(名)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:~画。(3)(动)谋划;计划:~谋不轨。(4)(名)贪图。(5)(名)意图。
治读音:zhì治zhì(1)基本义:(动)治理:(动)治理(2)(形)指安定或太平:~世。(3)(名)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:~所|府~。(4)(动)医治:~病。(5)(动)消灭(害虫):~虫|~蝗。(6)(动)惩办:~罪。(7)(动)研究:~学。(8)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