披坚执锐pījiān-zhíruì
(1) 穿上铠甲,拿起锋利的武器,指全副武装
例披坚执锐,义不如公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英wear armor and hold weapons⒈ 穿着坚固的盔甲,拿着锐利的武器。
引唐刘长卿《请赴行营表》:“披坚执鋭,虽未经於戎行;制胜伐谋,亦尝习於事业。”
明王玉峰《焚香记·藩篱》:“战陈军旅,此武夫之常;披坚执鋭,乃臣子之分。”
清魏源《圣武记》卷十四:“提镇抚标,名食粮而身倚市,出应伍而归刺绣,尚望其披坚执鋭乎?”
曹亚伯《武昌革命真史·电告汉族同胞之为满洲将士者》:“一旦有事,则披坚执鋭,冒矢石,当前敌。”
身穿铠甲,手执锋利的武器。《三国演义.第七二回》:「彰曰:『披坚执锐,临难不顾,身先士卒;赏必行,罚必信。』」也作「被坚执锐」。
披:穿戴;坚:指铠甲;执:拿着;锐:指兵器。穿上坚固的铠甲;拿起锋利的武器。指全副武装或身先士卒之意。
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楚策》:“吾被坚执锐,赴强敌而死,此犹一卒也,不若奔诸侯。”
披坚执锐,虽未经于戎行;制胜伐谋,亦常习于事业。(唐 刘禹锡《请赴行营表》)
手无寸铁、赤手空拳、赤膊上阵
披坚执锐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;含褒义。
查看更多
战士们披坚执锐,随时准备着和贩毒分子决一死战。
将军披坚执锐,所向无敌。
战士们披坚执锐,热血沸腾。
附近兵营的一个老兵在铁栅栏门外望着说:“这是一个披坚执锐全副戎装的春天。”。
“率军者披坚执锐,执戈者方能战不旋踵。
军兴以来,将士披坚执锐,盛暑祁寒,备极劳苦,朕甚悯焉。
如松山之役,我颇劳心焦思,亲披坚执锐。
率军者披坚执锐,执戈者战不旋踵。
逢山开路,遇水叠桥,披坚执锐,临难不顾,身先士卒,赏必行,罚必信,是为先锋!
披坚执锐,刀光剑影多;暴虎冯河,江湖息风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