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kǒu yōng ruò chuān
注音: ㄎㄡˇ ㄩㄥ ㄖㄨㄛˋ ㄔㄨㄢ
词性: 成语
⒈ 亦省作“口川”。
引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防民之口,甚於防川。川壅而溃,伤人必多,民亦如之。”
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·谐隐》:“夫心险如山,口壅若川,怨怒之情不一,欢謔之言无方。”
宋朱熹《次季通韵赠范康侯》:“口川失自防,心兵几回触。”
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。川壅而溃,伤人必多,民亦如之。”后因以“口壅若川”喻禁舆论之害。
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。川壅而溃,伤人必多,民亦如之。”
夫心险如山,口壅若川,怨怒之情不一,欢谑之言无方。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谐隐》
口壅若川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。
查看更多
口kǒu(1)(名)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;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。俗称嘴。(2)(名)(~儿)容器通外面的地方:瓶子~儿|碗~儿。(3)(名)(~儿)出入通过的地方:出~|入~|门~儿|胡同~儿。(4)(名)长城的关口;多用做地名;也泛指这些关口:~外|喜峰~|西~羊皮。(5)(名)(~儿)破裂的地方;大的豁口:伤~|衣服撕了个~儿。(6)(名)刀、剑、剪刀的刃:刀卷~了。(7)(名)驴马等的年龄:六岁~|这匹马~还年轻。(8)(量)表示人或动物的量:一家五~人|三~猪|一~钢刀。
壅读音:yōng壅yōng(1)(动)(本义)阻塞:~塞|~蔽。(2)(动)把土或肥料培在植物根上:~土|~肥。
若读音:ruò,rě[ ruò ]1. 如果,假如:若果。倘若。假若。天若有情天亦老。
2. 如,像:年相若。安之若素。旁若无人。置若罔闻。门庭若市。
3. 你,汝:若辈。“更若役,复若赋,则何如?”
4. 约计:若干(gān )。若许。
5. 此,如此:“以若所为,求若所欲,犹缘木而求鱼也。”
6. 顺从:“曾孙是若。”
7. 指“海若”(古代神话中的海神):“望洋向若而叹。”
8. 指“若木”(古代神话中的树名)。
9. 指“杜若”(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):“沐兰泽,含若芳”。若英(“杜若”的花)。
10. 文言句首助词,常与“夫”合用:“若夫阴雨霏霏,连月不开。”
11.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,表示事物的状态:“桑之未落,其叶沃若”。
川读音:chuān川chuān(1)(名)(本义)水道;河流:河~。(名)平原、平地:河~。(名)平原、平地(2)(名)(本义)水道;河流:河~。(名)指四川的简称:河~。(名)指四川的简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