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chéng rén zhī wēi
注音: ㄔㄥˊ ㄖㄣˊ ㄓ ㄨㄟ
词性: 成语
乘人之危chéngrénzhīwēi
(1) 人家有急难,反而乘机去侵害
英take advantage of sb.'s precarious position⒈ 趁着别人有困难的时候,加以要挟或陷害。
引《后汉书·盖勋传》:“谋事杀良,非忠也;乘人之危,非仁也。”
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神女》:“子诚敝人也!不念畴昔之义,而欲乘人之危。”
杨沫《青春之歌》第八章:“你别老对我讲这些啦,你再说,我真怀疑你是乘人之危。”
趁人有危难时加以要挟、迫害。《初刻拍案惊奇.卷二○》:「敬闻利人之色不仁,乘人之危不义。」也作「乘人之厄」。
乘:趁;危:危险;灾难。趁别人有困难时;去要挟、侵害对方。
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盖勋传》:“谋事杀良,非忠也;乘人之危,非仁也。”
那种乘人之危,大发横财的人,是缺德的人。
落井下石、乘虚而入、攻其不备、趁火打劫、有机可乘、浑水摸鱼、雪上加霜、避坑落井、有机可趁
雪中送炭、济困扶危、成人之美、助人为乐、普渡众生
乘人之危动宾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,同趁人之危。
查看更多
[ chéng ]
1. 骑,坐:乘马。乘车。乘客。乘警。
2. 趁着,就着:乘便。乘机(趁着机会)。乘势。乘兴(xìng)。因利乘便。
3. 算术中指一个数使另一个数变成若干倍:乘法。乘幂(mì)。乘数。
4. 佛教的教派或教法:大乘。小乘。上乘。下乘。
5. 姓。
[ shèng ]
1. 古代称兵车,四马一车为一乘:乘舆。千乘之国。
2. 古代称四为乘:乘矢。乘壶。“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”。
3. 中国春秋时晋国的史书称“乘”,后通称一般的史书:史乘。野乘。
人读音:rén人rén(1)(名)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:男~|女~|~们|~类。(2)(名)每人;一般人:~手一册|~所共知。(3)(名)指成年人:长大成~。(4)(名)指某种人:工~|军~|主~|介绍~。(5)(名)别人:~云亦云|待~诚恳。(6)(名)指人的品质、性格或名誉:这个同志~很好|他~老实。(7)(名)指人的身体或意识:这两天~不大舒服。(8)(名)指人手、人材:我们这里正缺~。
之读音:zhī[ zhī ]1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
2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3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4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5. 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
6. 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
7. 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
危读音:wēi危wēi(1)(形)本义:高。(2)(形)危险;不安全:~局|安~。(3)(动)使处于危险境地;损害:~及|~害。(4)(形)指人快要死:病~|垂~。(5)(形)〈书〉高:~楼百尺。(6)(形)〈书〉端正:正襟~坐。(7)(名)二十八宿之一。(8)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