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类:词语大全 / 词语造句 / 词语大全 /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枢密使,枢密使的意思|枢密使的读音

《 枢密使 》,枢密使的意思|枢密使的读音


《枢密使》,枢密使的意思|枢密使的读音


【 shū mì shǐ 】  abc式三字词语开头的词语


拼音: shū mì shǐ

注音: ㄕㄨ ㄇ一ˋ ㄕˇ

结构: 枢(左右结构)密(上下结构)使(左右结构)

《枢密使》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官名。

引证解释:

⒈ 官名。 唐代宗始置,以宦官为之。其后宦官以此干预朝政,甚至废立君主,至昭宗时始改任士人。 五代、后梁改名崇政使, 后唐复称枢密使。 宋代则以之称枢密院的长官。 明以后多用为掌管军事的大臣的代称。

引《宋史·职官志二》:“枢密使,知院事,佐天子执兵政。”
《警世通言·桂员外途穷忏悔》:“那时元顺帝失政,红巾‘贼’起,大肆劫掠,朝廷命枢密使咬咬征讨。”
清袁枚《随园诗话》卷七:“唐枢密使亦宦官也。 五代郭崇韜、安重诲领之,遂改为宰相之要任。”

国语词典:

职官名。枢密院的长官。唐代宗时始置,由宦官担任,后世权任渐重;五代改用士人,权与宰相齐等。宋增置副使,元改称知院,明初废置。

网络解释:

枢密使

枢密使一职始置于唐后期,为枢密院主官,以宦官充任,五代时改由士人充任,后又逐渐被武臣所掌握,办事机构也日益完善。为适应连年战争的局面,枢密使把军政大权握于一己之手以便宜从事,枢密使的职掌范围扩大到了极限,枢密使的地位迅速上升,“权侔于宰相”。但到了宋代,枢密使制又发生了变化,其任职者由五代时的武将逐渐转为文官担任,职权范围逐步缩小。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,枢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,清代大臣往往被尊称为“枢”。

《枢密使》的字义分解

读音:shū

枢shū(1)(名)门上的转轴。(2)(名)枢纽;重要的部;起决定性作用的部

读音:mì

密mì(1)(形)事物之间距离近;事物的部之间空隙小:~布|~集。(2)(形)关系近;感情好:~友|亲~无间。(3)(形)精致;细致:致~|详~。(4)(名)秘密:泄~|失~。

使读音:shǐ[ shǐ ]

1. 用:使用。使劲。使役。使力。使钱。

2. 派,差谴:使唤。使命。使女。

3. 让,令,叫:迫使。

4. 假:假使。即使。

5. 奉命办事的人:使者。大使。公使。使馆。


枢密使相关词语推荐


热点词语推荐


温馨提示:


本文收集了枢密使的abc式三字词语,您还可以浏览 词语大全 / 词语造句 / 词语大全 /

词语大全



二字词语



三字词语



四字词语



热点推荐


词语大全     蜀ICP备2022026051号-2    www.lezhuai.cn      Sitemap    Baidunews
版权所有:宜宾市翠屏区艺文互联网信息服务中心 法律声明:如有侵权,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。E_mail:ybzzkj  126.com